山西师范大学生物与医药(0860)
学科简介:山西师范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前身是设立于2015年的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2020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相关文件更名为生物与医药专业。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目前学科研究方向有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特色农产品研究与创新、传统酿造与微生物、果蔬贮藏与加工、薯类贮藏与加工等五个方向。学科致力于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基于山西特色优势食品资源,开展果蔬贮藏、特色酿造、特色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检测及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等技术研究,为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经过9年建设,学科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教育教学体系,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聚焦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问题,培养能够在食品及相关领域跟踪本学科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学科梯队情况:山西师范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点经过几年建设,现有硕导19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形成一支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高职称和高学历优势突出的教学、科研师资梯队。
学科平台情况:该学科拥有3个中央地方共建实验室、山西省微生物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高等学校食品绿色加工与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省级科研平台,1个山西省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食品工程虚拟仿真综合实验室及食品微生物、食品生化、食品分析、生物技术等13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2000余平米,包括低场核磁、重金属分析检测仪、喷雾干燥、高效液相、气相色谱仪等在内的大中型仪器设备500台(件),仪器设备总值1500万元。
近五年主要研究成果:目前该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完成及在研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省部级项目28项,横向项目7项。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4余篇。
山西师范大学农业(食品加工与安全)(0951)
学科简介:山西师范大学农业专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学位点于2021年获批。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目前学科研究方向有食品天然产物开发利用、食品安全检测和食品绿色制造与安全控制三个方向。学位点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开展特色食品加工技术研究与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方面的研究。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办学思想,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基于山西特色农产品及野生资源的地方优势,要逐步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食品专业人才”的办学特色。
学科梯队情况:山西师范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学位点,现拥有硕导20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形成一支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高职称和高学历优势突出的教学、科研师资梯队。
学科平台情况:该学科拥有1个中央地方共建实验室、山西省微生物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高等学校食品绿色加工与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省级科研平台,1个山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食品工程虚拟仿真综合实验室及食品微生物、食品生化、食品分析、生物技术等13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1000余平米。
近五年主要研究成果:目前该学科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完成和在研的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省部级项目23项,横向项目7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7余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