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扎实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训练基础为支撑,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文化素质,具有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监控、产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多领域适应能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5.具有综合应用所学科学理论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食品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食品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思维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食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4~6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最低毕业学分:167。符合学位条例收于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学时数  

占总学时%  

学分数  

占总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  

通修课程  

698  

26.57  

39  

23.35  

通选课程  

138  

5.25  

8  

4.79  

专业教育课程  

专修课程  

1000  

38.07  

52  

31.14  

专选课程  

553  

21.05  

28  

16.77  

任意选修课程  

238  

9.06  

14  

8.38  

实践课程  

26  

15.57  

合计  

2627  

100  

167  

100  

六、培养方案课程计划表  

七、专业主干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3001015 课程名称:食品生物化学 课时:69学时  

预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课程内容:食品生物化学分为生物化学基础理论和生物化学理论在食品中的运用两部分。包括水分、矿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酶、维生素与辅酶、生物氧化、物质代谢、新鲜食物组织的生物化学、食品加工贮藏中的生物化学、色素、食品风味物质、食品添加剂、食品中的毒素。  

参考教材及书目:  

1.《食品生物化学》,谢达平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6  

2.《食品生物化学》,胡耀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3  

3.《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沈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  

4.《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余冰宾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  

课程编号:3001017 课程名称:食品化学 课时:67学时  

预修课程:生物化学、有机化学  

课程内容:食品化学主要介绍食品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功能;食品的营养价值、安全性和风味特征;对食品的成分及营养进行分析;食品成分在贮藏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及生物化学变化;是开发食品贮藏加工的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和新的食品资源的基础。  

参考教材及书目:  

1.《食品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闻建全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9

2.《食品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用),刘邻渭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3。  

3.《食品化学实验》,吴仲儿等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6  

4.《食品化学综合实验》,黄晓钰,刘邻渭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9  

课程编号:3001019 课程名称:食品微生物学 课时:78学时  

预修课程: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  

课程内容:食品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课程教学分为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两部分。该学科涉及病毒、细菌、真菌多种微生物,除研究这些微生物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外,还探讨它们与食品有关的特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微生物世界,系统掌握食品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并能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从而为后续专业课程和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教材及书目:  

1.《食品微生物学》(第三版),江汉湖,董明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8  

2.《食品微生物学》,杨洁彬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1  

3.《食品微生物学》(第二版),何国庆,丁立孝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9  

4.《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  

5.《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牛天贵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9  

课程编号:3001021 课程名称:食品营养学 课时:51学时  

预修课程:生物化学、有机化学、食品原料学  

课程内容:营养学主要研究人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以及这些营养素的来源、化学组成、在食品中的存在形式、分布特点、营养作用,以及研究人体对这些营养素的生理需求和合理供给,各类食品的营养特点和合理搭配,此外,还要研究各种营养失调的危害与预防。  

参考教材及书目:  

1.《食品营养学》(第二版),孙远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2  

2.《食品营养学》(第二版),刘志皋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2  

3.《食品营养学》(面向21世纪教材),王光慈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5  

4.《食品营养学》,周桃英,罗登宏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9  

课程编号:3001022 课程名称:食品分析 课时:76学时  

预修课程:食品生物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  

课程内容:食品分析课程内容涉及食品样品的预处理、采样、样品制备、数据分析与质量控制、食品分析发展动向、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和国外先进分析方法,内容涉及食品营养成分、食品风味成分、食品添加剂、食品微量元素、限制性成分、有害、有毒成分等的分析与检测,及注意事项。  

参考教材及书目:  

1.《食品分析》(十五规划教材),张水华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0  

2.《食品分析》,穆华荣于淑萍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7

3.《食品分析》,谢笔均,何慧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11  

4.《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王晶,王林,黄晓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  

课程编号:3001024 课程名称:食品工程原理 课时:88学时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化学、机械制图  

课程内容:食品工程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食品、生物技术行业生产过程中流体流动及输送、典型分离技术、气流输送、粉碎与筛分、混合与均质、传热、蒸发、结晶、冷冻、蒸馏、吸收、萃取、干燥、新型分离技术等单元操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着重介绍各有关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和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结构、性能、特点及有关注意事项。  

参考教材及书目:  

1.《食品工程原理》,杨同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9  

2.《食品工程原理》,李云飞,葛克山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5  

3.《食品工程原理》,廖世荣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3  

课程编码:3001026 课程名称:机械基础 课时:51学时  

预修课程:机械制图、高中几何、高等数学  

课程内容:机械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常用机构及其功能介绍、轴系零件的种类及其功能、轮传动和轮系机构的种类及功能、螺旋传动和蜗杆传动机构的类型及功能、带传动和链传动机构的类型及功能、液压传动的构成和液压元件及辅助装置等。  

参考教材及书目:  

1.《机械基础》,范思冲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7  

2.《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3.《机械设计基础》,李继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 联系我们
    • 电话:03512051609
    •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太榆路339号